【中國時報記者李宗祐專訪吳茂昆校長】
李宗祐/台北報導
2012年1月30日
〈國際聲望返花第一人,吳茂昆打造不一樣大學〉
曾以高溫超導研究被提名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吳茂昆,決定回到故鄉,接任國立東華大學校長,最近成為花蓮街頭巷尾熱門話題。「從沒想過自己會在退休前,回到花蓮跟大家打拚。」吳茂昆說,他要用親身經歷破除花蓮教育資源落後,無法培育優秀人才的迷思,讓東華成為不一樣的大學。
很多人過去都不知道吳茂昆是土生土長的花蓮人。直到他在去年底決定,從下個月起接掌東華大學,大家才知道花蓮有個享譽國際的知名學者,還當過國科會主委,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擁有國際學術聲望返鄉服務的花蓮人。吳茂昆表示,「我有些想法,可以在東華落實」,讓他決定接受故鄉的召喚,並讓大家知道明星學校不是衡量一個人的能力唯一的標準。
「我一輩子沒有讀過明星學校,但只要努力,每個人都可以出頭天!」吳茂昆說,沒有明星學校的壓力,反而讓他擁有自由發展的空間,找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方向。大家都認為花蓮是偏遠地區,教育資源相對弱勢,很難培育出優秀人才,「但我從小在花蓮成長,對我的一生影響深遠,我要用自己的經驗,改變大家的想法。」
吳茂昆直言,一般都認為考上東華的學生素質不太好,但「我認為他們只是因為學測或指考沒考好,才分發到東華;並不是智力不好。我一直認為,除了少數天才或智能障礙以外,大多數人的聰明才智都差不多,只是機會不同而己。」接掌東華大學,並不是要學生去做艱深的學問,而是希望他們在大學四年能夠讀得很快樂,找到屬於自己最好的發展方向。
「台灣現在的大學都沒有自己的特色,你看來看去,台大、清華和交大,有什麼不同?」吳茂昆強調,東華要成為不一樣的大學。正式上任前,吳茂昆已邀集各學院院長研擬全校核心課程,作為每個學生畢業前共同必修學程,除此之外,學生就可以依個人興趣,選修相關課程。「我們要給學生一個觀念,不是每個人都要做同樣的事,人生也不只有一個方向。」
因材施教是吳茂昆計畫打造夢想學園!他希望每個教授都可以帶領三到五個學生,不僅授業、也要解惑,扮演學生的生活導師,透過「導生制度」讓學生及早發現自己的興趣,破除因考試成績不好分發到東華,就覺得自己「技不如人」的心理障礙,建立自信,在畢業前學有專長,成為對社會有用或有貢獻的年輕人。
〈吳茂昆一人當校長,家人和老同學總動員〉
「剛決定要回花蓮時,自己都覺得很意外。但現在回想起來,這好像是我的人生注定要走的路!」中央研究院院士吳茂昆決定回到故鄉花蓮,接任國立東華大學校長,不但全家總動員,遠在瑞典從事研究工作和在美國留學的兩個兒子,都承諾利用暑假返鄉「贊助」教學,連吳茂昆伉儷高中時期的老同學,也積極串聯籌組「義工團」協助辦學。
吳茂昆表示,東華大學去年找他參加校長遴選時,確實讓他很訝異,也有點遲疑。「我的人生規劃,原本完全沒有要回花蓮『工作』的想法,只有考慮退休以後,要回花蓮養老,因為太太也是花蓮人,我們有想過在某個時候,回花蓮去蓋個房子,在那裡終老。回去當校長這件事是有點意外!但現在看起來,這個意外也可能是我的人生冥冥之中該做的一件事。」
經過家庭會議討論之後,太太和兩個兒子都覺得吳茂昆平常就很關心教育問題,就鼓勵他不妨去談談。但吳茂昆說,背後最大的動力,其實是跟幾個花蓮高中的老同學,「我回到花蓮跟他們聊這件事,他們就說:『你要趕快回來,我們當你的志工』,家鄉的呼喚讓我有義不容辭的決心!」
「兒子也跟我說,暑假要帶著加州柏克萊大學的研究生到東華辦夏令營。太太剛開始是有點抱怨說,這樣又要搬家。後來想到可以回家為故鄉做些事,就決定從新竹科學園實驗中學退休,一起回花蓮,她現在跟我一樣興奮。」吳茂昆說,夫妻倆已經開始連絡彼此的高中同學,希望他們出來當義工。
吳茂昆伉儷跟昔日高中同窗,開始籌組外籍學生及西部學生「照護家庭」,他說,這些老同學都已退休,小孩子也長大了,目前都處於空巢期,願意幫忙照顧大學部學生。吳茂昆也希望學生能藉此體會施比受更有福,走出校園到各中小學擔任志工,幫小朋友課業輔導,「東華有一萬名學生,每個學生每個學期三小時當志工,就可以幫助很多小朋友。」透過大學社區結合擺脫外界總是認為花蓮是教育資源落後地區的刻板印象。